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爸爸说



今天表姐大婚,场面隆重盛大。
婚礼上,姨父(也就是表姐的爸爸)发表了一段关于“把女儿嫁出去”的讲话。
我姨夫也是超级疼爱女儿的人。


妈妈说,我爸爸在台下听着,偷偷地抹眼泪。
晚上回家和爸爸妈妈视频,也可能是爸爸喝了酒的缘故,只看见爸爸突然忍不住的泪水涌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他说 从出生到现在,看着我一点点长大,
想到再过几年,我也要飞出去了,
实在是舍不得,舍不得啊。
连说 大姨夫比他能上台面,要是让他去讲话,他肯定说不下去。

小时候总是嗲嗲地喊“爸爸抱抱”
每次去幼儿园接我的时候,他半蹲敞开怀抱,我从远处疯狂的奔跑跳进他的怀里,这是我们最爱的游戏
小时候爸爸喜欢用手掌举着我的屁股 上上下下,说是 “做飞机”
我们最经典的一句对白,就是,
2岁时候有次我摔破了头,爸爸说“我好心疼好心疼”。
我说“爸爸为什么我摔到了你疼?”
爸爸说“我心里疼”


为什么俺和老爹的关系这么亲?

小时候有段时间妈妈在外面进修,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
每天睡前爸爸给我讲故事,晚上躺在他怀里睡着,早晨躺在他怀里醒来。
小时候的冬天尿床,床垫湿了,爸爸一点都不责怪我,我就挤着暖暖的爸爸睡。
爸爸是我的大火炉。
小时候第一次坐火车去看望妈妈,爸爸说我下了火车,两个小手紧紧的抓着他的衣角,抱着他的腿
爸爸是我的一片天。


直到高中,现在,很多女儿已经和爸爸有“不好意思亲密”“生疏感”的年纪,我还是愿意往老爸怀里靠。

爸爸伤感了一通
然后,依然是一堆“你要过的好啊,好好学习”之类的“大道理”


哎,这种感觉,只有养了几十年女女的爸爸才会有吧~



我的爸爸在所有面前都是雷厉风行的大男子汉。
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掉泪。
但是他把温柔都给了我

这篇日记不敢让爸爸看到,我怕他又会哭。让他知道我爱他就好了

接着,俺娘联想到我将来,在国外生活,于是也跟着伤感起来
p.s 俺娘现在聊天喜欢用表情,看到这个留言让我觉得她好可爱,又好伤感。那个小表情还是动态的,不过截图看不出(不要笑话她的网名。嘿嘿)


 
表姐和表姐夫。表姐夫是不是很萌很帅,嘿嘿。无限祝福~~~




看到从小跟我一起长大的姐姐有了幸福的今天,为她开心~~

Friday, September 3, 2010

第三次来Sydney: (下) 透过橱窗看风景



我喜欢,透过橱窗看风景。


因为CBD department store的橱窗已经见怪不怪,我这次拍的,是Paddington 的橱窗。


很早以前,就已经想要来Paddington 这个区来看看。没来之前,以为Paddington 都是High Fashion 精品店。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大部分都是本土设计师Boutique,可是价格,不比百货店销售的品牌便宜多少,从几十块到上千Dollars的都有。另外Oxford St. 这里还有几个潮店,古着店(可惜我不哈复古),以及二手衣店。


如果你喜欢Designer Label,或者钟意Vintage,来这里应该能淘到点收获。而且撞衫几率几乎为零。


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五颜六色,高不过两层的小平房,一个接一个的紧挨在一起。





第一次来到Paddington,突然让我隐约闻到了伦敦Notting Hill 的味道。当然建筑不相同,这边是独特的澳洲小屋。不过还真是有那么一点点类似。

坐落在城中心的边缘处,是种残破的怀旧昔日繁华。








城中漫步


礼拜六的Martin Place。人很少,很安静。可是礼拜一的早晨开始,这里已经车水马龙,无数西装男女谈笑风生,或神情紧张的疾驰着。同时这里也是澳洲电视台7 news 大楼。有时能看到主播在播新闻呢。



澳洲的冬天真好,永远不用裹的像粽子一样出门。


我记得4岁的时候就开始想要一件自己的long knitting cardigan, 那时侯买不到,我外婆也做不出来。




非常友爱的童装店。这里有卖法国高级童装品牌 Bon point



很多时候,我喜爱卖场的摆设多过店内的商品。


Sofitel Hotel




相关连载 :Sydney(上)美食的享乐与修行 我已经改了图片,看不到的朋友应该能看到了哦


分享一个网站,如果你想深入挖掘Sydney的时装店,或是美食,或是你热爱设计,这个或许会给你一些参考哦:UrbanWalkAbout


http://www.estvideo.com/dew/media/dewplayer.swf?son=http://indiemuse.com/wp-content/uploads/2007/01/01-not-going-anywhere.mp3&autoplay=yes&loop=yes

Wednesday, September 1, 2010

第三次来Sydney:(上)美食的享乐与修行


经过了一个多钟头的飞行,
我又来到了,这个让我爱恨交加的城市。




是哪里可以让我,忍受都市的喧闹遭杂而对念念


是哪里,可以让我,有这样的信念说服自己:痛快的去吃吧,假设自己永远不会肥!!
是哪里,可以让我,把腰带放松了一格...
我属于对美食极度没有抵抗的人,只要是好吃的,不管是不是吃饱了,我都想通通装下肚。







之前看到了网路上好评滔滔不绝一间寿司店,名叫“Makoto 诚 (menu 在此)。可是我记错了地址,无论如何都没有找到。


不过我们在Chinatown发现了另外一间店,同样是非常非常值得推荐!而且每盘的价格整个要比布里斯本的便宜30c-50c左右。(另人哭笑不得的是,第二天我们就发现了Makoto。至于Makoto有多好吃,还是要等我下次来再尝试吧。)

这家店基本以海鲜为主,刺参很赞,很新鲜。

滑嫩诱人的鲜贝 我的挚爱。。。




当晚吃了多少盘,不记得,只记得,我没有放过肚子里最后一丝空间。。。。。罪恶啊罪恶

刚出锅的扬物,外焦里嫩,配上crunchy的美耐滋,怎能不让味蕾兴奋起来?!


摩卡幕丝 配焦糖杏仁。








某日中午在名叫 “Musashi 武藏” 的地方食午餐。它和Makoto都隶属于一个餐饮公司,还有另外的日本餐厅Masuya鳟屋 (lunch menu ,Dinner menu),以及Miso.
这Musashi 是无意中发现的,虽然只是十几二十几一份的简餐,但我真的自愿做回头客啦。


右下角的这碗乌东汤,别看它外表朴素,可它绝对是,我尝过的最美味的汤之一!有点像味增,又有点像鱼汤,以及各种新鲜的食材迸发出的鲜美滋味。

美好的汤就是这样,当舌尖与它碰触的一刹那,会让人从心底温暖起来。感激美食带来的满足感。


另外他家的烤和牛也是超级超级超级美味!!!!




特别想推荐一间餐厅。




优雅的环境,加上每年包揽众多的大奖,Quay 差不多,是城中最有名的海景餐厅之一了吧。
设想,某个晚上,坐在一这样一个落地玻璃屋里,食一餐饭。海岸的星光 编织出一份美妙照耀着玻璃屋中的你,Opera House安静地座落在你身旁。
那感觉超正!

就好像,在外灘三號的JeanGeorge , 將黃浦江夜景盡收眼底的美妙。



我是8月中旬从他们网站得知,一直到2011年1月的每个周末已经全部预定满了!受欢迎程度,真是可见一斑!!
午餐只是Tue-Fri 才供应,晚餐 Mon-Sun 都有。可我们这次只是在那里呆一个周末加一个拜一,所以就没法去了呢。只好放到waiting list里面了。
总之如果平时要去那里吃饭要至少提前2-3个月预定。也要谢谢Jamila提醒呢。

白天的视野









点击查看下一张


已经好几个月没有饮茶了,这次来到同乐轩,怎能不大块朵颐?!

Sofitel酒店内的巧克力店








还去了Chinatown的水井坊吃川菜。特别推荐竹笋炒腊肉片。希望在布里斯本能买到那么好吃的鲜竹笋自己回来做啊。
雪梨的中国菜,好吃正宗到不行,水准和口味丝毫不亚于国内。Asian Food 已经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晚上吃炒菜的时候发现澳洲人都喜欢跑过来吃火锅~~

半长不短的头发真的很恼人,索性去Chinatown附近剪了干脆的短发。


Berty的魔鬼课程结束了,
于是回布里斯本之前,
有了这次三天两夜的小旅行
未完待续。。。
连载:第三次来Sydney: (下) 透过橱窗看风景

p.s 国内朋友反应看不到图片 我这才知道原来Flickr也被和谐了。能翻墙的就翻墙吧  我下个礼拜会解决这个问题。打算换别的网站上传图了,有什么其他好的网站请大家告诉我啊。
不好意思啦各位





http://www.estvideo.com/dew/media/dewplayer.swf?son=http://pds9.egloos.com/pds/200801/31/66/01.mp3&autoplay=yes&loop=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