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字体太小,请自行调整显示器的设置)
11/11/2007-11/11/2010
突然发现,很快就是我来到澳洲的第三年了。
2007年11月11日,是我離開家的日子。2007年11月12日,是我踏上澳洲土地的那一天。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三年前的往事浮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清晰的好似昨天的故事。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关于独立
虽然我高中念的是寄宿学校,可是真正独立的那一刻,要从起飞的那天说起。
那年我19岁。
那一日,爸爸妈妈外公表姐表弟舅舅舅妈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堂妹,全家人都来机场送我。一切托运手续办好以后,爸爸妈妈总是想要我多停留一分钟。临走前和爸爸妈妈拥抱着,那一刻好不希望松开手,抬起头,看见爸爸妈妈都眼红红的。安检门口的一位哥哥见此情景都不忍心了,对我们说,没事你们在呆一会吧,到时候我叫你。终于呆到最后一定要进安检的那一刻,和爸妈摇摇手说再见咬着牙走进去。真是一步三回头。每次回头都看见妈妈拼命的在跟我招手,我简直要泪奔了。总算走到海关那里已经被隔离开的地方,我看见妈妈还是透着玻璃拼命的跟我招手。我跟他们挥挥手,拜托嘛又不是生离死别,一年之后还会回来的。
进了海关,我擦干眼泪,拖着一堆行李,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不知道该想什么,只知道接下来就是要等飞机. 我只知道,从今天开始就真真正正的全靠自己了。
第一次出国坐的是大韩航空。从青岛到首尔不到一个钟头。到了仁川机场之后,我立刻找到了公用电话,研究了一番之后打给爸妈。我叫”妈妈”的那一刻,我听到妈妈在电话那头又哽咽了。给家里报完平安之后,我开始无聊的在机场闲逛。还要等6个钟头呢。可是面对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专卖店,我真是一点没有心情逛。在我想吃点东西的时候,最杯具的事情发生了:我的钱包找不到了!(因为我第一次出国是直接带现金的, 家长给我把钱分别稳妥地放在了不同的地方,我爸还给我在钱包里放了20张100澳元的钞票,供我有什么紧急意外情况应急用。)我当时心里顿时扑通扑通跳的飞快,浑身冒虚汗,我从来没丢过这么多钱,要是丢了我该怎么跟家长交代啊,当时真的要骂死自己了!所有的委屈和罪恶感扑面而来,当时的2000块澳元,是我一门科目的学费。
那一刻差点哇哇大哭起来,可还是逼着自己保持冷静,然后拼命回想在哪里拿出钱包过。想了半天回忆起好像在咨询台的时候有用过,于是立刻飞奔回Info desk,跟那个小姐讲明了情况,描述了钱包的样子。只见这位韩国小姐微笑地从下面拿出一个黑色皮夹,我的娘! 这就是我的钱包!!!!这钱包上面还贴着一张字条,写着时间和韩文,大概是捡到的时间和地点吧。这位小姐笑嘻嘻的把钱包给我的时候,我当时的心里简直是比中了500万彩票还开心。。里面的钱一张未少都在那。然后我又拼命的骂自己 真的是超级内疚的。离开柜台的那一刻,我发现这个小姐身边的柜子里还有好几个贴着字条的钱包,原来还有这么多和我一样马大哈的人呀!!
我在这里要再一次隆重郑重衷心地感谢那位送还给钱包的好心人,不知道TA是工作人员,还是某位游客,不知道TA是韩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总之因为这件事情,我对首尔的仁川机场充满了无限的好感。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掉过钱包了。
那天晚上,第一次一个人坐了12个小时的飞机。吃的是那个素到不行没一点油水的韩国菜饭,电视节目看不下去,一个人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每昏睡1-2个钟头就会醒一次,看看还有多久就到达目的地了。总之就是各种不舒服。
总算熬到了早晨,空姐说我们还有半个钟头就要降落的时候,透着晨间的阳光我看到了大花朵般的白云在外面飘荡,飞机下面呢,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各种森林,各种田野,除了绿色还是绿色,隐约着零星的点缀着几个小木屋。我依靠着窗边,看着无限美景,心里的失落渐渐散去,冉冉升起的是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期待。Australia, here I come…
下了飞机,取了行李,排队过完安检,看到了来接我的阿姨以及她老公和孩子。这位阿姨是我叔叔的大学同学,他们人都很nice, 把我送到了我要住的地方,也尽可能的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一路上,困的要死,可是还是好奇地看着窗外的一切。这里人好少,没什么高楼,大多都是一两层的小平房,天好蓝,树好多,街道不宽,都是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形。这就是我踏上澳洲大陆的第一印象。
在路上阿姨把她的电话给我让我给家里报平安。澳洲东部时间的6点多,是中国的凌晨4点多,好像妈妈在那边没睡好,很快就接通我的电话了。昨晚我们还在一起,今天已经相隔一个太平洋了。
说下我住的地方吧,澳洲大学不同于UK,不会安排学生宿舍给新生。因此大部分留学生第一次出来的时候都会住home-stay,可我好怕碰到那种只会做Pasta或Sandwich的房东,所以决定自己找房子。出国之前在一个华人论坛上看到有位上海女生在暑期短期出租她的屋,我便加了她的MSN,看了照片也打听了地理位置离学校不远,各方面都蛮合适,就决定暂时住她的房子里了。第一次租房,没有Contract,没有和房东见过面,没有熟人推荐,没有去其他地方比较,就是这么两眼一抹黑的自己找屋了。我妈的同事听了我的经历都说”你女儿好大胆”。
目前为止,在澳洲搬了4次家,住过5个地方,虽然条件越来越好,但始终,我对第一个家的感情是最特别的,因为它陪我度过了最初的那段懵懂的时光。。那间小屋,是我一个人在外漂泊最初的温暖与依靠。那里有点旧,不漂亮,但是很温馨,不大,也不小。是个三室一厅的公寓,暑假那段时间只有我和另一个武汉的女生住(也就是我的二房东)。可惜我到现在都没有机会找时间再回到我第一个家去看看。
那段时间,最累的不是别的,而是买东西。因为那时好久才会去一次华人超市,一次就想买多点,常常是左右手已经提满了,恨不得再多长一个胳膊可以帮我拎东西。记得有一次在Target买打印机,加上外包装,对我来说是好沉的一个大家伙,我拎着它坐Bus, 又走了15分钟才到家,每走几步都要歇一会,以后习惯了,一个人可以拿着巨多的沉东西往家走。想起了妈妈的那句话“人是有弹性的,没有人吃不了的苦”。也就是那段日子,我发现自己有超乎自己想像般的力气。
说到这里,还有个搞笑的小插曲。某一天我在家附近的Shopping Center买了一堆菜,又买了一个张牙舞爪的晾衣架,拎着往家走的路上,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转头一看是是一个前几天刚认识的男生开车经过我身边跟我打招呼。这是我们第二次见面。说一下我当时的形象吧,素颜,顶着两个大黑眼圈,着一身肥大的毛衣,头发被风吹的不像样子,左右两个胳膊和肩上挂满了东西。我简直尴尬死了。因为我们前几天刚刚和一班朋友出来唱k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次我可是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今天又这么邋遢的出现在同一个人面前,估计每个女孩遇到此情况都会和我一样不知所措吧。他问你回家啊,要不要帮你送回去。我连忙说不用不用,他说你确定?我说确定确定。其实心里想的是我房间更乱所以你还是不要见到的好。他见我这么坚决也没再坚持,说是要赶去朋友的BBQ 以后再联络。后来想想,虽然我的形象是狼狈的,可只见了一面还能认出我,说明我妆前妆后差别不大嘛,自己又傻乎乎地偷着乐开了。那时突然明白,为何日本女孩在家里都要擦粉画眉的那股精致劲儿了,原来就是随时防备着碰到各种熟人呀~
再唠叨一句,那个男生就是Bertrand,也就是我现在的男盆友。
因为出国前听无数人说,女生千万不要黑夜单独活动。我那时每个礼拜一晚上都是7点才下课。布里斯本的晚上7点,可以说是荒凉的不行,和国内的华灯初上完全相反。街上冷冷清清,那时每天我都会提前从Lecture里逃出来,然后飞奔6个路口,赶上回家的那班车。因为如果耽误一点,我就又要在黑夜中多等半个钟头了。
不夸张的说,出国后的前半年,7点之后我真的没有出门过哦,我胆小的不行。
初到澳洲的前4个月,最怕的时刻,就是傍晚五六点钟。那段时间,是下班的高峰,每当我看到路上行人都匆匆忙忙地往家赶,心里就格外失落。他们的家里一定有人为他们亮着灯,有人为他们做好饭,有人陪他们讲话。一想到自己,没有人点亮了灯迎接我,还要自己开始洗菜做饭,再完成作业。
因此,傍晚那一刻,也是最想家的一刻。
不知不觉,发现我这么能爬格子,其他的故事,未完待续吧。。
p.s. 多谢小乖美女,教我学会了加音频~
[soundcloud url="http://api.soundcloud.com/tracks/6123849" params="show_comments=true&auto_play=true&color=00fff4" width="100%" height="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