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 2011

nEO_IMG_照片 041_副本说到Melbourne除了CBD以外比较好逛的地方,我自然先想到South Yarra (当然不仅仅是这里)。这里有一条很长的街 Chapel St ,一段主要卖各种中小型设计师的潮牌或者澳洲比较常见的几个品牌,另一段有不少吃东西的地方,以Bar & Grill 为主。


看到这大片大片凋枯的树叶,久违了这种萧瑟冬天的感觉,赶紧咔嚓一张


nEO_IMG_照片 031别看我笑的这么开心,可谁知道那是我跟我的手套的最后一次合影。这手套还是第一次带出来,拍完照之后,后面去了哪里不记得了,只记得下次想到它的时候它已经跑掉了~还好不贵,我的脑子呀,是一团浆糊吗?!


nEO_IMG_照片 030Chapel St 的一整段全是这样很有特色的两层小屋,五颜六色的,一栋接着一栋,跟悉尼的Paddington 极为类似。并且也都是受文艺小青年喜爱的地方。悉尼有Paddington 和Oxford St, 墨尔本就有South Yarra 和 Chapel St.


下飞机之后,先找个地方吃午饭。


nEO_IMG_照片 032_副本在这家叫了一份Salmon Pizza。味道还不错。那个Cheese 真的能拉好长好长的丝,只要你不用力切,它是不会断的。lunch@Chapel_副本吃完Pizza 又走了几步去Lindt Cafe 喝点东西。其实我是来到澳洲之后才知道 Lindt 巧克力还有专门的咖啡店~



lindt cafe2_副本Bert照旧点了Cappucino ,我点了 Lindt 最有名的hot chocolate. 在这漫天大风的冬天能喝到这样一杯香浓的巧克力,那种感觉很想让我背出广告词。


 lindt cafe 1_副本


我们在Chapel遇到的这间Lindt Cafe 是新开的。目前Lindt Cafe在悉尼有4家,墨尔本有3家。我比较喜欢在墨尔本collins St 的这一间(左)以及悉尼的Martin Place的这一间。(右)



由于这条路80%的零售商都是在布里斯本也能见到的品牌,我只是挑感兴趣的店进去看了,其他时间都在拍拍街道。发现了很多像是出现在《 米娜》 杂志里的场景呢。


nEO_IMG_照片 068_副本


nEO_IMG_照片 070


逛着逛着,又遇到一个杂货家具铺。先是那个全身牛仔的沙发吸引了我的目光,所以走进去转了一圈,里面卖的东西都很特别。比如右下角 悉尼歌剧院造型的书挡 。这个店的老板很酷,只顾一人在那上网,随意让众多顾客拍照。


一路上也不乏其他卖可爱东东的可爱店。


nEO_IMG_照片 027特色路牌。


chapel st3


然后看到了我的爱牌Alannah Hill. 我不太懂在South Yarra的这个店是不是她在墨尔本的旗舰店,总之看起来还蛮普通的,跟我们布里斯本店风格不同;布里斯本的店是非常华丽精致,非常Blair的风格;然而在 South Yarra的店更洒脱,精简一点,不过东西一点也不少。


nEO_IMG_照片 026_副本我超级喜欢这个大镜子啊,以后一定也要搞个镜子放家里。


nEO_IMG_照片 052_副本


转过一个街口,可以看见一排很像欧洲的小房子。chapel st1


~~~~~~~~~~~~~~~~~~~~~~


从Southyarra乘2站火车的功夫,就可以回到city了。其实从酒店走出来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来到Collins St. 这是墨尔本最有名的商业街,金融街,以及各种写字楼的聚集地。整条路保留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无数高大的教堂见证了墨尔本将近200年的风雨发展史。应该也是当年墨尔本最先繁华起来的一条街。如今新的摩登建筑起来了,与这些古老建筑肩并肩。这条路贯穿东西方向,最东端叫做“Paris end” 不过我有没有去过呢?


这也是一条名牌街,你所能想到的一二线名牌 纷纷在这里安营扎寨。也不乏一些售卖欧洲名牌皮具和鞋履的私人店,因为澳洲意大利移民还蛮多的,这些店常常能淘到澳洲店买不到的款式,或者是欧洲那边过季的款式~图片左下角是Gucci 的橱窗,皮带*铁链 是今年Gucci 最主打的款,而且这种图案在日本也是出奇的狂热。


collins St1


这是GPO,好像也是一些商店聚集的地方,不过里面没有进去参观过。


nEO_IMG_照片 135这条路的教堂非常之多,我已经没有力气去搞清每一座的来历了,总之每个楼都很有来头,很有历史就对啦。


nEO_IMG_照片 083  nEO_IMG_照片 087


nEO_IMG_照片 085


nEO_IMG_照片 088


忘了说,在Collins St 逛街的拐角处,发现了隐藏在一座古老建筑中的咖啡馆KokoBlack. (图片来自网络)


某天跟Ivy见面 因为hopetoun都满座了,我们就去了Royal Arcade的Kokoblack,还跟着窄窄的楼梯走到了二层,整个是一个很舒服的温暖氛围。以卖巧克力为主,饮品也同样好喝。


店内是纯黑的柜子 和 光亮的地板


傍晚十分,华灯初上。每次到一个新的繁华一点的城市,夜色刚刚暗下来的时候,就是我最伤感的时候。你们会不会也有这个感觉呢?这条步行街有澳洲两大百货店,Myer 和 David Jones. 旁边还有一座复古的楼,居然是新开的Zara店。趁着DJ没关门,上去溜达一圈。


nEO_IMG_照片 227


在女装部看到了一个超级美好的大镜子!喜欢的不得了,不过这个镜子在澳洲一定要卖到好几千块的。


nEO_IMG_照片 225


ChristinaLouboutin 的专柜,走到哪里都不忘拍拍鞋子。


nEO_IMG_照片 226在这里逛到朋友下班来,之后我们就去天府吃热腾腾的火锅噜~


看了这么多照片,现在分享一个墨尔本的宣传片吧,还没有哪个城市像Melbourne这样,被拍过各种风格的宣传片呢。这个小电影拍的很浪漫,很有趣,如果你看过我过去的日记,会发现这里面出现的场景都是我之前提到过的。第一个出现的是Hotel Windsor, 第2个是那些窄窄的小巷子,叫做centre place, 随后紧接着就是 Laurent Patisserie, 第4个是Royal Arcade. 后面也会出现古老的电车,还有 GPO


国内的同学,优酷地址在这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Nzg1NDI0.html


国外的同学可以直接看Youtube







这是我平时留意的Melbourne 相关网站中很多小店的图片,我截取了几张,拼在一起了。这些boutique 隐藏在不同区的不同角落。这样看会不会很过瘾呢?但它们只是一小部分,要想把Melbourne的特色店都走一遍,走到腿断也走不完。Melbourne 就时尚这方面来讲,也算是,南半球的巴黎了。


shops_副本


同场加映: (二)  甜品狂爱者的朝圣路  (一)酒店中的旅行:The Hotel Windsor + Hidden laneways

16 comments:

  1. 走了好多地方·~

    那个~~~
    可怜的手套~~~

    ReplyDelete
  2. 手套真够可怜的~!关键是,我只掉了一只呀! T.T

    ReplyDelete
  3. Melbourne is such an interesting place to visit~
    looks like it's time for me to go down and visit my friends again~ oh yeah~!

    ReplyDelete
  4. if you don't mind the rainy and wet climate ~

    ReplyDelete
  5. 很喜歡這種新舊建築交錯的城市
    很多歷史建築再加上現代的感的設計後就很有他獨特的味道

    ReplyDelete
  6. 我也想去墨尔本。。。。。

    ReplyDelete
  7. so beautiful---so amazing--- so attractive--- someday I want to take an excursion to enjoy it's aura.

    ReplyDelete
  8. Hi, Thank you for adding my blog as your favourite. Your photos in Melbourne made me really miss living there :-( There are great photos! I love High Street Armadale!

    ReplyDelete
  9. Hi Chantille, I was just doing some research on who links to my blog to say thank you.

    ReplyDelete
  10. I've moved to Sydney since July last year. Melbourne is the best for all things gastronomy. Do you live in Melbourne?

    ReplyDelete
  11. I live in Brisbane but is likely to moving down to Melbourne next year~~ There are more options of Japanese food in Sydney and it's cheaper.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