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20, 2011

让人温暖的Nars 面霜+2011.8月空瓶记

年初时候买的一套Nars。一个清洁作用的mud mask,一个vitamin serum 还有一个深层保湿的hydrating moisture cream. 看了说明才知道,Nars的护肤产品好像是资生堂配方的。


001


脱掉外衣的样子。纯黑的彩妆,纯白的护肤。极致简约。多一分装饰就嫌多。


002


清洁面膜是深灰色的。有一点点酒酿的味道。清洁力挺弱,应该更适合干性或敏感性才对。虽然我现在已经是偏干性皮肤,不过在夏天的时候用起来会觉得这个清洁的没有那么彻底。右边的essential vitamin serum,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和E, 以及一种叫做VEC-K的复合物,对抗自由基,起到氧化功效。这款精华有75ML,算是很大量的了。压出来是乳白色的液体,很好吸收。


nars1


我最满意的产品还是这一款,当时在MUA看到的评价非常高,买回来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自从上次在Shiseido 那边做了测试说我脸颊是缺水皮肤之后,好像就真的开始自我催眠的告诉自己属于干性皮肤了。原本对这种很厚重面霜非常抵触心理的我,现在也渐渐开始接受。事实证明,霜体比较厚,但是不油腻。靠手指的温度会逐渐融化成半乳液的状态,就像一件冬日雪白的羽绒服,皮肤被暖暖的,完整的包围着,带来很长久的滋润。不过在容易出油的T ZONE或者生理期前激素不稳定的时间,我觉得还是尽量避免一下,以免长痘。至于缺点,如果一定要说缺点的话,就是瓶子太沉啦。出门带着不方便。


nars2


接下来是八月空瓶成果展。前面已经提到过心得的这里就不再赘述。


照片 116

Burt's Bees 中我最喜欢的产品就是 Almond Hand Cream。接近Balm状态的固体,比较油比较粘,但是现在越来越喜欢这种厚重的手霜了。越rich越好。吸收太快的我还嫌不过瘾。同样还有着很重的杏仁味道。我喜欢吃杏仁,也喜欢一切有杏仁味的护肤品,比如小蜜蜂的这款手霜,以及欧舒丹的杏仁身体护理系列。但是身体霜我不喜欢太厚太油的。

旁边那个是THE BODY SHOP Total Energy Enlivening Body Gel,中文翻译叫做提昇活力提神身體啫喱。好像有点生姜+松木的混合味道,道透心凉,我一般喜欢夏天晚上擦在腿上,吸收很快。

最近半年脸上真的长了不少斑,大概是对着电脑太过的缘故。于是年初就屯了两只美白精华。城野医生(Dr.Ci:Labo)的 super white377 的确是有点美白效果的,不过用量消耗的很快。另外的HABA WHITE LADY,就是很清透的水质地,效果说真的我是完全没看出来。不过据说含有低浓度的维他命C,长期使用会有好处。

我非常喜歡TESSERA的洗髮水。资生堂旗下的小牌子。不僅透明的瓶子吸引眼球,味道清新又青春,左边是橘子味,右边是花香,实在太招人喜歡了。4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澳洲的时候,带的就是这瓶橘色的洗发水,她陪伴我读过了最初的几个月。以至于后来再次使用,每次问到那股清新的淡橘香的时候,总想到刚来的那段懵懂的青涩时光。所以,我对TESSERA是有着特殊感情的呢。

tessera

右边照片的 Jurlique 柑橘身體乳液,總算用完了,很稀釋的质地,夏天用不錯,冬天會觉得保濕不夠力。


在David Jones挖到的好物。也是法国产的一个身体护理品牌。外形有点山寨欧舒丹的意思。但乳霜的质感不如欧舒丹那么舒服,Orange味道也不够正统。


照片 123


打折时候淘到的杏仁苹果精华。效果应该是主攻初级抗皱的,我一般用在脖子上。味道很不错,让人心情都好好。


照片 124


最后介绍一个面膜。过去在日本杂志上接触的比较多,后来发现其实澳洲百货店和很多药店都有卖,不过以前从没留意过,难怪LOGO看起来那么眼熟。Apivita 是一个来自希腊的牌子,在希腊文里,是蜜蜂+生命的意思。他们有非常完善的从身体到皮肤的护理。光是面膜就五光十色各种各样,我之所以买这个Red wine 是曾经看到有人说用完这个皮肤会变很细很白,所以也就忽略了instant lifting 这几个字。很明显的红酒味道,用在脸上凉凉的。洗去之后,我没有发现变白的效果,但是过了几分钟皮肤会变得发热变紧。而且去水肿效果很明显,看来的确是instant lifting. 只不过现在的年纪还不想用这种提升效果的东西,剩下那包就留给妈妈用吧。


照片

Friday, August 5, 2011

终于来填满墨尔本之行的最后一坑。

继续从酒店出来说起,总结一下这几天的行程。这次真的是把Melbourne CBD 横横竖竖,上上下下,走了个遍。

这是Visiting Victoria 网站里的手绘地图。上面的建筑景点基本上都去过。这里也画出了Hotel Windsor 以及High Tea, 突然很后悔,这次就住在Windsor 却没有品尝一下她的下午茶,实属不应该。

下面的这张,大多出现在第一篇描述过的巷子(Centre place & Flinder Lane),以及甜品店那篇文里记录的Block Arcade。右边标有'Smith Kitten' 的两件内衣,就是我在那个巷子里内衣店门前的合影呢~画中的这些店铺应该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几家。

下面这张围绕着Southbank 周边的景点画的就更加 Fancy 一点。这次去过了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 (NGV),不过里面的arty macaron 还没吃过,下次记得去试试。右上角的Federation square ,就是维多利亚州最精密最庞大的建设项目之一。

Federation square (联邦广场) 里里外外都充满着金属感,线条感,非常富有未来感的前卫设计。这里可以同时容纳几十万个人,是举办大型聚会和室外演出和移动影院的好场地。Federation Square 拥有世界第一座大型影視中心ACMI(Australia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当然这里也不乏各式酒吧,餐厅来招待游客。



这是SBS的演播楼 -Australia's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broadcaste(澳洲多元文化台),定期播放电影推广澳洲文化和各国文化艺术,当然是少不了中文节目和新闻了。



再来说说,凡是到过这里来的人,必定会拍的建筑物,Melbourne Central. 起初我以为Melbourne Central 是Central station的意思。后来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综合的商场而已。抬起头望望那个屋顶,非常有视觉冲击力。





猜猜左边的第一个店是什么?居然是Red Earth !我印象中Red Earth 是放在Priceline 这种开架药房里卖的,并且还撤柜了;这里碰到了Red Earth 的专门店,并且店内装潢同产品包装,都很有“有机” 的概念呢,并且还推出了完整护肤和彩妆产品。

下面的第2个店呢,就是Mecca Cosmetica比较大的店,卖的东西也很杂,除了Mecca 本身卖的品牌之外,还销售许多其他品牌。Mecca 就是英国的space NK, 在墨尔本居然有11间店呢~

最下面这间,也是在central 里的一个打着“环保”旗号的杂货店里看到的。那个书架和资料架,完全就是 Tiffany Blue + lace 的完美结合嘛!! 作为Tiffany blue 控 和蕾斯控的我又不淡定了。

再来一张拍的Aesop 的店。摆放的跟Brisbane 不一样,相当概念。



还有另外两个主要活动和文化商业聚集的地方,这次没有具体逛过,以后一定要去看看




~~~~~~~~~~~~~~~~~~~~~~~~~~~~~~~~


那是一个刮大风,飘着小雨的阴冷夜晚。我们两人和另外一个朋友,三个人饥肠辘辘的在Chinatown附近找吃饭的地方。由于餐厅太多了,不知道该进哪一间好。于是走到一个很深的小巷子里,发现一个日本小酒屋 就打算进去吃个便饭。开门进去,每个角落都坐满人,空间小的转个身都很困难。外面潮湿寒冷,里面热气腾腾,非常温暖温馨。



我们点了一份海鲜汤,一个刺参拼盘,还有一份炸猪排。刺参很新鲜,海鲜汤比较一般,但是3个人也够了。

Bert结帐回来跟我说,


“你知道那个海鲜汤多少钱?”


“难道不是26?”


“是$55”


我没听错,单单那份汤的价格真的是 $55。在这样一个破旧,装潢不怎么样的小门面里。难怪点菜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们,是不是3个人吃,原来那个26的价格是1人份,3人份就是55了。真的很坑人啊,没有很多东西的海鲜汤,居然55,那么26块钱的,估计都没有东西只是汤水了吧?!又是一个进了黑名单的餐厅,下次不想来了。在悉尼能吃到比这个好吃很多,价格绝对会便宜1/3 的日本菜了。。墨尔本的美食文化更偏向欧洲一些,因此物美价廉的日本小餐厅或者sushi bar 比悉尼少很多。悉尼还有纪伊国屋书店呢。

~~~~~~~~~~~~~~~~~~~~~~~


这次居然用五篇的篇幅来写一个城市的旅行,五篇耶~不过,我还是只触碰了这座城市的1% 而已。这次基本出没在city活动,希望下次一定要走出去,走到Great Ocean Road, 走到维多利亚其他地区。非常有可能,我们下一次再过去的时候,买的就是单程机票咯。

同场加映:



充满文艺气息的城中漫步:Southbank, National Gallary of Victoria &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Retail Therapy:Chapel Street,South Yarra & Collins Street.
甜品狂爱者的朝圣路
酒店中的旅行:The Hotel Windsor + Hidden laneways

Monday, August 1, 2011

nEO_IMG_照片 293_副本Southbank,尤其是夜晚的Southbank,  是Melbourne 的标志性景观。每次来到这里,我就只有埋怨自己镜头不够广的份了。照片中那牌红色的楼房,就是中央火车站(Flinder Station)的一部分。这也是澳洲最早的一个火车站呢,紧紧依偎着Yarra River。 最早期的火车站 还没有这座建筑,直到1899年的时候,政府搞了一个设计比赛,某位建筑师以“French Renaissance” 的概念为设想,最后以这个圆形拱顶的设计方案胜出,从此便有了作为墨尔本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火车站大楼。

车站前的人口穿流不息,我始终没有机会拍到正面。

flinder st

有轨电车和响铃悠扬穿行在人行街道古老的马车,仿佛又把我拉回到19世纪。


nEO_IMG_照片

在墨尔本的最后那几天,太阳相当不给情面,每天都是乌云密布,也照不出蓝天。现在深刻体会到好的天气对相片的影响有多大~这是Yarra River 的两岸,矗立着许许多多的写字楼。

southbank另外一端则是各种中高档餐厅的聚集地。


nEO_IMG_照片 295


我还是觉得枝叶茂密,叶影辉映的Southbank 比较好看


Picture 19冬天树枝全部枯萎了,映衬着河流,繁华中一丝孤独的寂寞油然而生。可惜冬天又不算太冷,什么时候能冷到降雪,想像着白雪皑皑的大雪覆盖着South Yarra的两岸,那感觉才叫好极了。


nEO_IMG_照片 298Yarra River 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入海河流,在墨尔本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想最早的城市,人们大概就是在这条河的流经所到之处,繁衍生息的吧。

nEO_IMG_照片 290_副本

nEO_IMG_照片 191

这几张夜景照片是网上的。河岸的一端就是 Crown Casino. 赌场到了晚上每个整点,都会上演烟火秀,据说这是跟赌场的风水有讲究呢。 记得以前看到墨尔本的宣传片,第一个镜头,就是河边的一排圆柱,齐刷刷的喷出烟火,真是给繁华的河岸增添了秀丽的一笔。



每当看到河边夜景,就让我深深喜爱上这个城市。在我心里澳洲两个最美的夜景地,一个是悉尼的Darling Harbour, 另一个就是墨尔本的Southbank了。



我拍的Crown Casino的内部。大气的结构,精致的装潢,炫耀的灯光,各种细节都可圈可点。这是澳洲最美的赌场,也是南半球最美的赌场。

crown1一楼大堂内非常非常暗,仅仅是深手见五指的能见度。09年来的时候带了一只卡片机,一切都拍模糊了,这次用了大光圈,还算满意。进门能听见流水从楼梯倾斜下来的哗哗声。装潢不象澳门的赌场那么金碧辉煌,走的是黑色华丽风。nEO_IMG_照片 306赌场门口出来另一端的马路。

nEO_IMG_照片 301


在Tourists Center 见到很潮的企鹅,作为企鹅岛的代表。


nEO_IMG_照片 224后来又去参观了National Art Gallery,这是澳洲的第一座大规模的艺术馆 ,有150年的历史了。外形倒是很像中国古城的建筑。nEO_IMG_照片 202_门前的玻璃,小水流瀑布形成了独特效果。



那么呆的表情?


我们去的时候,刚好赶上了维也纳的文化艺术展。左上角那些,就是以维也纳为体裁的主题文具。都很精美呢。一楼的另外一层区域,是书店,以及卖各种新颖设计的小杂货。

art gallery1

左边的这个90年代迷你电视,好可爱啊。看来 ‘新奇+复古’,就是当今产品设计的主旋律呢。


art gallery2

二楼是画展。这里收藏了本国最著名的画家,以及欧洲画家作品。


art gallery4

三楼还有一个 History of fashion and textile 的展览。说实话还蛮无聊的。况且我最不感兴趣看男装历史这方面的东西了。

art gallery3

美术馆门前的市容


nEO_IMG_照片 223

墨尔本的街道很宽。这个角度看好像国内的城市呢。nEO_IMG_照片 201


southbank2

每次到一个新的城市,我总喜欢逛逛那个城市最大的图书馆,或者书店。总能启发我不少灵感。这座 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也是一座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建筑。它是澳洲第一间图书馆,成立于1854年,与墨尔本大学同时奠基的。1856年开放,拥有藏书200万册。从一座城市的图书馆,就能看到这个城市对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不过目前澳洲最大的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座落在堪培拉。这里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因为正直寒假,又是一个礼拜四,这一天人很少,无需等待我们就一人一台电脑来“蹭网”了。


nEO_IMG_照片 258


踏入雄伟罗马柱组成大门拾级而上,图书馆内部的入口也是充满着浓浓学术气息。


nEO_IMG_照片 263


这里面太安静了,不好意思拍照影响他人。网上找到的内部照片。是不是很酷?


再来欣赏一个浪漫的宣传片吧,这个叫做“Play Melbourne” 短片的第1个场景,就是刚刚提到的这座图书馆。最后的场景,真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Melbourne 甜品文化的精髓所在呢

Youtube:





优酷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wMDMwMzg4.html
Melbourne is a creative, exciting, ever-changing city with extraordinary surprises to be discovered across
every basement, rooftop and laneway. You just have to be curious enough to venture off the beaten path. The
more curious you are, the more enjoyment you will find. The possibilities are endless...

Forget what you think you know. Take a chance, roll the dice and see where it leads you....Play Melbourne.
同场加映:Retail Therapy:Chapel Street,South Yarra & Collins Street.
甜品狂爱者的朝圣路
酒店中的旅行:The Hotel Windsor + Hidden laneways